漠漠余香着草花,森森柔绿长桑麻。
池塘水满蛙成市,门巷春深燕作家。
译文、赏析 / 严勇
译文
图片
花草在空气中,丝丝缕缕地散发着余香,桑麻在田野里,排列得整整齐齐,轻轻摇曳。
春水渐渐填满池塘,青蛙声此起彼伏,热闹非凡;门巷被深深的春色所笼罩,燕子衔着春泥,忙碌地搭建着自己的家。
注释
图片
桑麻:桑树和麻。
门巷:门庭里巷。
注释引用:百科赏析
图片
这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一首农谣诗。
进士出身的方岳在历经仕途坎坷后,屡次遭贬,最终罢官居乡。这些人生的挫折,让他更加喜爱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,从而为我们留下了这首清新自然的《农谣》。
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用花草、桑麻、青蛙、燕子等一系列鲜活的意象,共同构建起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宁静的田园世界,给心灵一个自由的世界,让忙碌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,感受世间的美好与诗意。
“漠漠余香着草花,森森柔绿长桑麻”,开篇两句是说,花草在空气中,丝丝缕缕地散发着余香,桑麻在田野里,排列得整整齐齐,轻轻摇曳。这是写花草与桑麻的“蓬勃之美”。
“漠漠” “森森”两个叠词,给人一种广袤而又朦胧、繁茂又整齐的生命蓬勃之美。在这里,花草、桑麻不再是简单的植物,它们是田园生命的象征,是大自然生命力的具象化体现。
“池塘水满蛙成市,门巷春深燕作家。”三四两句是说,春水渐渐填满池塘,青蛙声此起彼伏,热闹非凡;门巷被深深的春色所笼罩,燕子衔着春泥,忙碌地搭建着自己的家。这是写池塘与蛙的“奏鸣之美”。
如果说一二句重在视觉描写,你们三四句则重在听觉描绘。池塘的蛙声与筑巢燕子声,相映成趣,动态十足,给人一种唯美的奏鸣之美。大自然的天籁之音,将乡村的简朴、宁静之美衬托得愈加诗意动人。
我们看得见的是田园之美,看不见的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。花草的漠漠、桑麻的森森、青蛙的喧闹、燕子的忙碌,一切都是自由的。这片自由的世界,正是诗人心灵的归宿,他从田园的一草一木、一景一物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现在股票配资什么公司比较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